舜那个时期,社会生产力低下,社会物质财富很匮乏,人们也没有什么私有财产,所以也很少有什么犯罪行为。随着生产力逐步提升,一个部族所获取的东西可能就会多一些了。比如部族首领带着大家打猎,猎到一只野猪,把野猪分解了,大家分肉块,那个时候是一个很平均的社会,每人都分到一块。也可能有一个人当时他产生了贪心,把别人分的那块偷过来,被发现了。当时舜的一个叫皋陶的大臣,就想出了一个办法,偷东西不对,那怎么处置他呢?皋陶就拿着一个树枝,以那窃贼为圆心,在地上划一个圆圈,说你不能出这个圆圈,你就在这儿站着反省,对他进行惩罚。那个时候民风很纯朴,人的想法也很简单,那人就乖乖站在里头,再不敢动。这就叫“画地为牢”,那圆圈就是最早的监狱。现在如果再这么设监狱还行不行啊?不行了。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,监狱也成为很复杂的一个存在,要有栅栏,要有高墙、电网了。但是皋陶毕竟是我们中国最早的司法部长,他发明了监狱,虽然当时只是一个圆圈,但是那就是监狱的雏形,因此皋陶后来就成为监狱之神,清代的监狱里就建造了狱神庙,供奉他。
监狱里供奉皋陶,在清代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,什么规矩呢?就是对犯人,审问的时候会严刑拷打,体现王法的威严和峻猛,但它也在它的制度里面,设置一个柔软的部分,就是每当初一、十五的时候,允许犯人分别到狱神庙去拜狱神,如果你觉得自己冤屈,你可以吁请狱神保佑你得到昭雪;如果你觉得自己确实有罪,你可以恳求他让你得到轻判;确认是死罪,就可以哀求皋陶,保佑自己死后能投生得好一点,下辈子别再遭罪。所以在当时,清代监狱里面设狱神庙,它起到一个润滑作用,在皇权、王法和老百姓、罪犯之间,搞一个缓冲区,来维系它固有的社会结构。
《红楼梦》八十回后,为什么会出现狱神庙呢?通过我前面的几讲你已经知道,贾府后来忽喇喇大厦倾,家亡人散各奔腾了,在当时的情况下,有两个人,他们就被关在同一所监狱里面了。当然关进的是京城某处的监狱,结构跟现在南阳县衙博物馆尚存的监狱类似,可能规模会大一些,那里面,循例也会有个狱神庙。贾府那时候其他主子都处置完了,两个被关进那所监狱待决的,一个男犯,就是贾宝玉,一个女犯,就是王熙凤。
贾宝玉为什么会被关进去呢?贾宝玉是荣国府里面的一个男主子,在故事开始的时候,他还小,元妃省亲以后,对他年龄有几次交代,才十三岁。但是好景不长,“三春去后诸芳尽”,从元妃省亲往后算,三个春天过去,到了“四春”,贾府就崩溃了,这个时候宝玉多少岁?十六岁。在当时那个社会,十六岁就是成年人,你这个府第被皇帝抄家、治罪了,不管你个人有没有具体罪行,你作为成年主子,你都要对家庭的罪行承担一部分责任,所以你是逃不掉的,宝玉就被作为一个成年的罪犯羁押投监了。
皇帝惩治这些罪家的成年男性,最严厉的当然就是凌迟、杀头、绞死,或者要你自尽,其次就是发配到边远苦寒之地,在那儿给披甲人当奴隶;还有就是可能投入监狱,长期囚禁起来;最轻的一种处置,就是查来查去你没有什么不得了的具体的罪行,又是刚刚成年的男性,那么就可能不允许你再在京城生活,或者派人解递原籍,或者勒令自行返乡。
宝玉刚到成年,与宁荣两府的那些坐实的罪行没什么关系,虽然写过歌颂将军的诗,但那是父亲驱使他写的,他并不知道将军的真相,因此他可能获得轻判,就是遣返回乡。大家知道,四大家族的原籍都是金陵,宝玉就等候终审以后,给他一个令牌――等于通行证――拿着这个,就可以走出监狱,离开北京,回到金陵原籍去设法生存。
王熙凤比宝玉惨多了。前面讲了,先是贾琏就把她给休了,让她跟平儿换一个过子,平儿就扶正当了二奶奶,她就成为通房大丫头了。这身份对抄家以后的她,也没起到什么掩护作用。按说你追究主子的责任,你追究不到我,我不是主子我只是丫头。但是你想她在荣国府称王称霸那么多年,谁不知道啊?负责去抄家的忠顺王又不是傻子。忠顺王为什么要对她把得特别紧呢?因为她长期在荣国府里管家理财。四大家族拿贾家来说财富不仅是在京城里有,在原籍有没有啊?书里有很明确的交代,原籍还有峥嵘轩峻的老宅,还有一些家人在原籍那儿看守老宅,那儿还有很多财产。
忠顺王先把王熙凤关在荣国府里拷问,让她交代,除了查抄出来的,究竟还有哪些藏匿的金银珠宝?后来刨墙掘地,实在掏挖不出油水,才把她移送监狱,而下一步,就是把她押回金陵,到宁荣两府的老宅,乃至她娘家王家的老宅,去把那边的财产,逐一搜罗清理,登记注册,交割干净。王熙凤肯定希望干脆给我重判,把我杀了,但是,前面讲过,不是你随便就可以去死,或者把你杀掉了事的,因为皇帝抄家,一般情况下都会把抄出的财物,包括整个府第,赏给派去负责抄家的那个官员,那个官员一定要设法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,他不允许隐瞒任何财产,甚至幻想能发现更多藏匿的财产。那么忠顺王知道宁荣两府在原籍还有房屋财产,会觉得也是大块肥肉,焉能放过。所以王熙凤和贾宝玉虽然关押在一个监狱里,一个投入女监,一个投入男监,会分别允许到前院的狱神庙拜狱神,但是两个人的前景有很大区别。贾宝玉遣返原籍后毕竟是个自由人,王熙凤被押解回去却仍是一个罪犯,押去是交代、清点老家的财产,交割完了以后,可能再被杀掉。
在南阳县衙监狱,参观了狱神庙,观察完前面那个院子,我再往里面院子去,发现无论男监还是女监,都很恐怖,里面有刑讯室,陈列的一些刑具我都不敢睁开眼睛来仔细观察,那些说明文字和附图看了几眼就不忍再往下看,对犯人的审讯,非常残酷,惨无人道。那些罪犯的囚室没有窗户,只有门,那个门跟狗洞一样,任是身材最矮小的人也得低着头进去,里面白天都是黑的,一股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,当年也就是铺点稻草,犯人睡稻草上。所以可以想见,书里的宝玉和王熙凤入狱,她们的处境就非常悲惨。
那么,曹雪芹会在狱神庙这个情节里面,写到些什么呢?他笔下的情节,会怎么往前流动呢?宝玉也好,王熙凤也好,他们到狱神庙去,应该是要错开时间的,不允许他们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,你串供怎么办呢?那不允许的。所以他们各有各的戏。
宝玉到了狱神庙里,他会拜狱神吗?也许会,更大的可能是他仍然拒绝迷信,他不相信通过拜狱神会改善他的前景。他面临遣返还乡。他过惯了公子哥儿的生活,享惯荣华富贵,回到原籍,没有家庭的庇护,没有亲情的温暖,他又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,前景是黯淡艰辛的。但是,过一种朴素的田园生活,对他来说,也有符合他内心追求的一面。
第十五回,写到在给秦可卿送殡的过程里,凤姐当中需要方便,把宝玉、秦钟带到一处庄院,在那里,宝玉接触到了质朴的农村生活,还见到一个村姑二姑娘,他们停留的时间很短,但离开的时候,宝玉对那跟他平日所过的豪华生活迥然相异的田园风情恋恋不舍,二姑娘再次出现时,宝玉竟恨不得下车跟了她去。宝玉到头来应该不畏惧遣返还乡。
但是宝玉能顺利地得到那个允许他动身的令牌吗?并不那么容易。宝玉也有仇家。
有的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宝玉的仇家是谁。贾环吗?贾环那时候自己也很惨了。他尚未成年,他生母赵姨娘要么被勒令自尽,要么被拿去发卖了,忠顺王允许贾氏无罪的亲戚将他领走,但是谁会去领养他呢?他就很可能被送到养生堂,给养生堂堂主当小厮去了。
贾环这时候没有能力给宝玉使坏。那么还会是谁呢?有人说前八十回里的宝玉,那是人见人爱啊。但是你仔细想想,有没有一个姓金的啊?前八十回书里,有没有一个闹学堂的情节啊?贾氏宗族有个私塾,有个跟贾母平辈的老学究叫贾代儒主持私塾。到这个私塾里面读书的,除了姓贾的本族子弟,也有一些外姓的亲戚去附读,薛蟠去附读过,当然他去是另有不雅的目的;秦钟也去附读;那么还有一个附读的叫金荣。金荣他父亲过世了,他妈被称为金寡妇。这个金寡妇可是上了回目的啊,你回忆一下,前八十回有没有一个回目,前半句是“金寡妇贪利权受辱”啊?那是第十回。
《红楼梦》里几百个角色,不是每一个角色都能够上到回目上去的。有人说,他可能就是随便那么一写,临时心血来潮,就把那么个人物上了回目了。曹雪芹这个文本可不是随便一写的文本,他既然设定这个金寡妇要上回目,虽然前八十回后来就没有她和她儿子金荣的故事了,但显然这也是草蛇灰线、伏延千里,在八十回后,金寡妇和金荣会再次参与到情节发展当中来。前八十回里,第九回写顽童大闹学堂,第十回就写到金寡妇,而且还牵出一个有趣的人物――璜大奶奶。曹雪芹的文笔真是七穿八达,玲珑剔透。
金寡妇丈夫死了,可是丈夫有个妹妹,这个妹妹嫁给了贾氏宗族的一个分支的人士,叫做贾璜,这个人显然是跟贾琏、宝玉他们同属玉字辈,书里把贾璜妻子叫做璜大奶奶。璜大奶奶去看望她的寡嫂,金寡妇就跟她说起闹学堂金荣吃亏的事情。学堂里顽童打架,金荣打了秦钟,宝玉、秦钟当然不干。当时贾代儒不在学堂里面,贾代儒的孙子贾瑞来代管,贾瑞毫无管理才能,闹得一塌糊涂。宝玉有一个小厮叫茗烟,书里面后来把他又叫做焙茗,也搀和里头,仗势发威。最后贾瑞逼着金荣在宝玉和秦钟面前跪下来磕头赔礼道歉。对于金荣来说,这个是很大的仇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我以为我们在恋爱 《出轨》by潦C邻居(强制爱 强弱) 小叔叔 《你来时风起云涌》林绾 《奈何惊鸿入我心》江疏桐 (综漫同人)我成了港黑首领 《你要是再来,我们就离婚》顾栖念 张彦宇 劣质奶油 娱乐圈大了啥人都有 穿成总裁的顶流替身 《母后死后,冷心冷面的父皇却疯了》陆安然 慕辞 小傻子 《别想从我身边逃走》作者:秋后问盏 直播养崽后我成了星际首富 我怎么可能喜欢他 同窗他总和暴君撒狗粮[穿书] 暴娇和病美人[互穿] 同床异梦 征服偏执真少爷的正确方法[穿书] 怀了敌国皇帝的崽后我跑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