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爱去小说网>《余秋雨散文》全集_周远廉 > 第60章(第2页)

第60章(第2页)

生、老、病、死、别、离,一生坎坷,都通向苦。为了躲避苦,害怕苦,转嫁苦,人们不得不竞争、奋斗、挣扎、梦想、恐惧,结果总是苦上加苦。

那么,再直观一下,苦的最初根源是什么?佛陀发现,所有的苦,追根溯源,都来自于种种欲望和追求。那就必须进一步直观了:欲望和追求究竟是什么东西?它们值得大家为之而苦不堪言么?

在这个思维关口上,不同等级的智者会做出三种完全不同的回答。低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机谋来击败别人,满足欲望和追求;中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勤奋来积累成绩,实现欲望和追求;高层智者则会教导人们如何以时代为选择标准,提升欲望和追求。

佛陀远远高出于他们。既高出于低层、中层,也高出于高层。他对欲望和追求本身进行直观,然后告诉众人,可能一切都搞错了。大家认为最值得盼望和追慕的东西,看似真实,却并非真实。因此,他不能不从万事万物的本性上来做出彻底判断了。

终于,他用一个字建立了支点:空。

空,对佛教极为重要。甚至,历来人们都已习惯把佛门说成是“空门”。

空,是一个常用汉字,很容易被浅陋理解。佛陀的本意很深刻,他认为,世间的一切物态现象和身心现象,都空而不实,似有实无。

《心经》用一个“色”字来代表物态现象,又用一个“蕴”字来代表身心现象。“色”有多种,“蕴”也有多种,但都是空。

《心经》一上来就说:“五蕴皆空”。这个“五”,包括万象。

《心经》最著名的回转句式是: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来回强调,让人不能不记住,一切物态现象与空无异。《心经》紧接着又说“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”,那是在包抄身心现象了。

从这样的语言方式,可以知道佛教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的果决透彻,不留缝隙。

为什么万事万物皆是空?对此,佛教并不满足于宣布结论,而是进入了深层解答,表现出一种少有的学理诚恳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【玛丽黑岩故事】我死遁离开后,攻略对象全疯了  当炮灰拥有了读心术后  我死遁离开后,攻略对象全疯了  [1v1 完结]《见微知著(弟妹 H)》作者:乱佳音  夺人之美  娇媚/通房又娇又媚  《赠我予白》作者:小八老爷  十二谭(十二谭原著小说)  《豪门不约了只当法医》作者:青竹酒  皇姐为妻  《我不是故意出轨的》作者:泊肖(古耽宫廷 穿越成驸马爷的总攻x各种类型受 NP肉文 海棠完结)  炮灰不奉陪了[快穿]  我还是更适合参加奥运if线  《我以为我是万人嫌》(精校版全本by番外完)作者:讳疾  后来那个人成了我男朋友  枷锁  [1v1 完结]《黄昏下(1v1,h)糙汉 年龄差 SC》作者:是鹅  我妈她才三岁半  穿进无限文科高考  [1v1 更167]《柏林之春》作者:姐弟恋给我锁死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