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女星目回眸,那头秀发也自肩流泻,带出了隐隐流光,含笑道:“杨大人?”
屋内不只一人,只见靠墙处坐了一名男子,手边搁着算盘,桌上满满全是奏章,正是天女口中的“杨大人”。
这位“杨大人”三十五六岁年纪,正值春秋鼎盛,年富力强;转看那天女,则是宝相庄严,明媚内藏,好似真是须弥山的天女下凡,谁也不敢心存亵玩。
这个是清隽雅公子,那个是雍容丽海棠,眼前这对男女气度仪表俱是万中选一,恰如一对天潢贵胄,可惜他俩并不热络,两人隔得远远的,天女倚在窗边,那“杨大人”则是低头伏案,谁也没说话。
斗室里陈设简洁,除了圆窗矮几,便只一张卧床,天女虽居陋室,却也不改其志。她见对座男子迟迟不语,便点燃了面前的香炉,随即蜷起双腿,收到榻上,道:“杨大人,您还没答我的问话……您喜欢这个故事么?”
轻烟袅袅,满室异香。方才说的故事叫做“靖江王阳”,现下却像是“董永遇仙”,眼看天女殷殷切切,对座男子却是闭眼不动,不言不答,天女站起身来,微笑道:“杨大人不想说话么?还是我该称你为……”她朝书案走了几步,道:“大掌柜?”
父老相传,董永卖身葬父,感动了玉皇大帝的女儿,于是下降凡尘,以身相许,还替他织了三百匹布还债,当真是大大赚了。眼看天女近身而来,那男子却不为所动,看他坐于案后,左手握了串念珠,右手处放了一只算盘,彷佛和尚拨算盘,立地成佛。
良久良久,这个“大掌柜”都是端坐不动,听他鼻息沉沉,却原来去梦佛祖了,天女也不吵他了,便悄悄朝案上察看,只见他面前的算盘参差不一,排做了一道数目。依序去瞧,见是“一、二、九、三、八、七、七、一”。
天女多半不会拨算盘,她们居于天上,有的不食人间烟火,平日吃点朝露就满足了,有的飞来飞去,点石成金,人生喜乐至此,又何必记帐做活?还好天女们大半很聪明,自也晓得算盘以十进制,上排为五,下排为一,看这只红木算盘多达十五排,计数必达亿兆之多。
百百为万、万万为亿,亿万为兆,天上繁星无止无尽,须以亿万为计,可人世里却有什么东西多达亿万呢?天女眨了眨眼,低头去望桌上,却见算盘旁还搁了一份奏章,笔墨犹新,或许藏了什么机密,好容易“杨大人”睡着了,忙抓紧时机,低头来读。
“景泰三十三年秋……全国官民田丈量总得,地计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顷,夏税米麦五百八十五万石,秋粮米二千四百万石。”
出来了,原来人世间最大的数目字,便是这些米粮收成,只是天女身分尊贵,一辈子不碰银钱,乍然见到这么一大段数目字儿,不免有些眼花撩乱。她定了定神,低头再看下一段,这回见到了一个新年号,却是“正统”二字。
“正统六年秋,全国二次通行丈量,限三载竣事……全国官民田共计七百另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,夏税米麦三百八十五万石,秋粮米一千二百九十三万石。”
公主眉心紧蹙,喃喃而读,虽说自己不懂算术,可比较大小总是会的。看这奏章所载,正统年间的耕地好似比景泰时多了一倍,可不知为了什么,收成反而少了一半。她满心疑窦,低声自问:“耕地多了,收成却少了,这是什么道理……”正纳闷间,忽听一人道:“旱灾。”
天女抬头起来,只见“大掌柜”含笑望着自己,却原来睡醒了。听他解释道:“正统朝天下大旱,是以地力锐减,作物难活。耕地虽多了一倍,收成却少了一半。”他见天女行近案边,便提来了一壶热茶,为她殷勤斟上。
天寒风冷,热茶来到了杯中,天女暖暖的捧着,只觉全身也暖和了起来。她情不自禁地仰起头来,细细打量著书案的主人。
眼前这人就是“大掌柜”吧?他是“镇国铁卫”的最高主人,亦是一统朝廷三大派的大人物,只是这人虽是大家口中的坏人,却比想象中来得客气。尤其他的肤色白皙,生了双桃花杏眼,一旦盯着人瞧,便似能说话一般,让人怒气全消。
两人面面相觑,大掌柜道:“这几日委屈殿下了,红螺塔还住得惯么?”天女低下头去,轻声道:“我若说住不惯,你会放我走么?”大掌柜横眸微笑,道:“我若说会呢?您会信我吗?”将茶壶放回了炉上,左手向前,握住了天女的玉手,随即站起身来。
天女手中一阵冰凉,却觉掌心里多了一样物事。低头来看,手中晶莹灿烂,却多了一颗红宝石,清澈深邃,大若鹅卵,正是名闻天下的“帖木儿红宝”。
天女面色如常,道:“这是给我的?”大掌柜道:“物归原主而已。”这宝石是个信物,象征了西域第一大国、帖木儿汗的无上权威,这点出天女自西天而来,她随时能召唤西方的百万大军。当然大掌柜也做了些回应,如今“帖木儿红宝”归于旧主之手,说明两人已较量了一招。
天女点了点头,便将宝石取了回来,收入了怀中。大掌柜也不再多言,只反身入座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秦时明月之始皇之死 杯雪 千门之花 秦时明月之焚书坑儒 千门之圣 江湖不挨刀 千门之雄 大唐行镖 落日大旗 千门之门 长安一战 红电 秦时明月之亡秦必楚 楚留香传奇 小雪初晴 千门公子 千门之威 千门之心 龙虎风云 陆小凤传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