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就是说:“鲧不通水性,严加堵塞,想要阻挡洪水,可人力如何与大自然相抗?最终失败,而大禹深知堵不如疏的道理,采用开山导流的方式,宣泄黄河,治理洪水,得以成功。”
以上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的故事。
然而事实真就这么简单吗?山海经里有更多的细节。
鲧并非不知道堵不如疏,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有榆山。有鲧攻程州之山。”
这里明确写了,鲧也‘攻’过一些山。
鲧也是懂得开山凿路,疏通洪水的。那为什么他失败了?而禹却成功了呢?
我给大家说三个原因。
第一,经验不足、能力有限。
鲧虽然也开山凿路,但是他是先驱者,在他之前可能没人这么做过,最难莫过于第一人。
就像是废除汉字,主张者无不是新文化先驱者。他们是为了给国家找出路,乃在茫然、混乱与外来冲击之下开辟破局之路。
错误多,失误多,是非常正常的。
山经里记载了那么多山脉水系,都是禹整理的吗?也不尽然,而是他的家族历代所积攒的经验。
秦始皇一统六国,也是奋六世之余烈。连出六代明君,最终天大的功劳,落到了嬴政头上。可这功劳百分之八十,得从秦孝公开始算起,代代叠加。
治水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贡献,禹只是最后完成拼图的人。
这也是为何舜信任禹,还是把治水交给他们家族的原因,他们家世代治水,乃是治水名门。
纵然鲧开了个大失败,可其实舜可能也知道,鲧死的有点冤。
鲧治水因为种种原因,没能治理好黄河,鲧自己是知道的,他心里是有数的,这才‘窃帝息壤,以湮洪水’。
这个窃字就很精髓,这是有预谋的,真等洪水已经到了,他根本来不及偷。
也就是说,鲧一通操作后,对于汛期暴雨下,黄河即将破堤,他是看得出来的。当然,也没有算太早,大约提前了一天到半天左右。
他知道自己的开山凿路泄洪的操作会失败,他知道一场大洪水马上淹过来,他没有办法,来不及了,只能偷了息壤去堵,做最后的挣扎。
《山海经》:“洪水滔天,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,不待帝命。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。鲧复生禹,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香色倾城 〔更222〕 〔原神〕在提瓦特乱交的日子 作者:oo 红男绿女 神级美食主播 不属于她们的rou棒 重生之最好时代 官道 奶爸圣骑士 神级奶爸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神偷化身 [1v1 完结]织笼 by硫酸 [1v1 完结]《咬痕(年上H)》 作者:岁晚 光头虎的超武末世 不能跟竹马当炮友吗? 大戏骨 《君心易变不入蛊》穆菱玥 萧璟承 重生之俗人一枚 [1v1 完结]《另一面镜子(高G)》作者:菠萝熊 《和绿茶结婚以后》作者:只想躺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