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人把岐黄之道视为方技,再加上部分行医之人庸碌卑劣,昧心敛财,败坏医者风评。很多人对专门从事医道的人,都是表面上尊敬,实则不太看得起。除了张机这类带着出生光环、以医行志的大家子弟,其余的医者都或多或少遭过白眼。
华佗医术高超,治好的人不知凡几,比起入朝为官,他更乐意四处游历,治病救人。
但他的脾性实在有些左,又很少主动与病者交代病理,时常留下一个方子,把病治了一个疗程,就挥一挥衣袖走人。这在很多人看来,很有几分“仗着医术精湛,吊着病人,让病人百般相求”的意味。
而更让曹操对华佗产生这份质疑的,就是陈登的死。
华佗曾给陈登医治怪病,医了一半,对陈登说“此病三年后会再发,你三年后再来找我问药”,拍拍袖子闪人。
后来陈登三年后果然病发,去找华佗,被告知华佗出去游历,没等到华佗回来就死了。
有了陈登的案例在前,曹操哪敢真的相信华佗?
他甚至怀疑陈登的死和华佗的药有关,不然为什么陈登原来好好的,和华佗定了个三年之约,三年后没吃到药就死了?
退一万步,就算陈登的死和华佗的药没有太大的关系,曹操也不敢重用他。
谁知道他曹操会不会是下一个陈登,病治到一半,治病的人跑了,找个一月半载也找不到,最后只能躺着等死?
按照崔颂的想法,这事还真不是华佗故意的。华佗每年医治的人那么多,怎么能时刻记得三年前有个病人在等自己的药?
如果陈登提早几个月去找华佗问药,也许就能活下来。可大概陈登自己也忘记了这件事,或者没把华佗的话放在心里,这才招致了悲剧。
所以在曹操向他透露自己对华佗的不满与怀疑后,崔颂委婉地向曹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,试图改变曹操对华佗的偏见。可惜效果不佳,华佗几次“逃跑”的行为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坏印象,崔颂便止了话锋,转而褒扬起任父的医术来。
曹操正急需一个神医取代华佗,崔颂带来的“任公”恰巧解了他的燃眉之急。
商讨完“任公”的事,崔颂又向曹操进言,献上机略、攻械、农工之术,以此为后盾,提议尽早出兵征讨乌桓。
曹操不免有些惊异。
崔颂行计出其不意,但在军略上素来稳妥,怎么会提出这种稍显激进的议策?
他接过崔颂递上的几张缣帛,粗略查看了一番,久未能言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却爱她(NPH) 金丝雀 采青 (百合ABO) 末世之我全都要(NP) 港黑头号负心汉 玛丽苏之心害我狗命(西幻np) 六月合欢开(老师,我爸找你有话说) 末日伊甸园(H,兽化,1v1) 入戏(1V1故事集) 师出于你(1v1H) 嫁鬼(1v1 高H) 快穿之绿帽系统_新御书屋 偏执蛟龙饲养手册(高H,1V1) 重生军官之你的衣冠禽兽_御书屋 混入直男宿舍后(NPH) 完蛋!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她的城(NP) 狂热ai意(bg变态rou) 入秋 豪门杨家乱伦(免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