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爱去小说网>民国之文豪崛起 > 后记(一)(第5页)

后记(一)(第5页)

就是在躲避日寇搜查的日子里,徐志摩和陆小曼终于彻底分手。陆小曼最终跟翁瑞午走到了一起,两人都选择留在大陆。而徐志摩则来了香港,并于1950年和张幼仪复婚,现在夫妻俩都是香港大学的老师,徐志摩教文学,张幼仪教德文。

至于叶灵凤,属于创造社的老人了,当年和郭沫若、郁达夫、田汉是文学阵线的战友。他跟潘汉年一起主编过《幻洲》,被禁,又主编《现代小说》,被捕。抗战爆发后,叶灵凤参与编辑《救亡日报》,广州失守后搬去香港,一直留在香港没有挪窝。

相比起徐志摩和叶灵凤,徐吁的名气就要弱得多。此人北大哲学系毕业,又前往巴黎大学留学,抗战爆发后立即回国,结果却被困在上海。他靠卖文为生,花两年时间筹集路费,途经广东、广西一路前往重庆,担任中央大学的教授。

徐吁在民国文坛号称“鬼才”,作品中总是带着神神鬼鬼,1943年最受关注的就是他的《风萧萧》。这部作品估计是中国最早的谍战小说,讲述了三个女间谍(国党、日本和美国间谍)之间的斗争。

描写谍战的《风萧萧》让读者耳目一新,当时是这样形容的:“重庆江轮上,几乎人手一纸……再现洛阳纸贵之盛况。”不仅如此,这部小说还在中国催生出一个新的文学流派,即“后期浪漫派”。

在搬来香港之后,徐吁的创作生涯进入另一个高峰期,整个60、70年代,徐吁乃是香港文坛的扛鼎人物!

“四条!”周赫煊一张麻将拍出。

徐吁笑道:“老校长,你这张牌打得刁钻啊,让我吃也不是,不吃也不是。”

徐吁在北大读书的时候,周赫煊正好担任校长职务,所以他称周赫煊为“老校长”。

“吃啊,送上门的还不吃?”叶灵凤笑道。

“不吃不吃,自力更生,摸牌要紧,”徐吁笑呵呵道,“我们都是有底线的人,坚决不吃嗟来之食。”

周赫煊乐道:“小徐的讽刺功底又见长啊。”

“那帮绿背,就是该骂!”徐吁说着拍出一张牌,“九筒!”

“绿背文化”在此时的香港很流行,几乎主宰了香港文坛。“绿背”之绿,是美元之绿,美国政府专门在香港成立“亚洲基金会”,资助出版公司和杂志社发行政治文学。

无数从大陆逃难来香港的文人,三餐难继,生活窘迫,于是领着美元搞创作,攻击大陆和共产主义成了政治正确。其中张爱玲的《秧歌》和《大地之恋》,就是她初到香港生活困难时写的,文学质量奇差无比,只为拿美元过日子。

而此刻牌桌上的四人,都还坚持着文学创作底线,对“绿背文化”深恶痛绝。跟政治无关,他们纯粹是觉得拿美元搞创作,在自己的作品里说假话太恶心了。

就拿张爱玲的《秧歌》来说,写的是新中国农村的“悲惨现状”。这女人根本就没在新中国农村待过,她能写出什么玩意儿?全靠瞎编乱造。

整个50年代,香港文坛都处于阵营对峙当中,一方是“绿背集团”,另一方是“反绿背集团”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[附带番外]《年代文炮灰女配认错男主后 》作者:柠檬九  今天的修罗场也很热闹  [附带番外]《废物机甲师是星际最强》作者:矜以  [np 完结]《合欢宗的正太控修士》作者:取名字好难鸭  狼行三国  一世富贵  [np 完结+番全]《[快穿]《万人迷宿主高贵冷艳(总受NP)》作者:豆乳米麻薯(2号更新坑  枭臣  三国之熙皇  [np 更83]《漂亮老婆当共妻后 原名 漂亮老婆被玩坏了批》作者:墨墨  催眠  从无限游戏回来后  《我爹他是九千岁》作者:路归途  会员日 作者:秦淮洲  大宋将门  《我靠找茬搞崩规则怪谈[无限]》作者:失效安眠药  [np 完结+番外23]《换妻俱乐部Swingers NPH 作者:茵夢[补番]  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  云云云by脆皮甜筒  大唐风华路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