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爱去小说网>我的大明新帝国 > 第四十六章 教孙(第1页)

第四十六章 教孙(第1页)

庞大的应天府早已经超过了原本的城市承载规模,永乐年间朱瞻基要求取消城墙的作用,还有大臣反对。

但是现在,城墙内的城市,早已经变成了内城。朱元璋时期兴建的外城墙,现在成了应天府的城市轮廓。

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,应天府已经很难说哪里是城市的中心。

夫子庙一带,是应天府的市井消费中心,玄武湖一带,是文化中心,皇宫一带,是行政中心,夹江一带,是工业中心。

在这些地区之间,也有许多自发形成的商业中心,正是这些不同功能的城市集群,让应天府这座城市,充满了迷人的魅力。

不过,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相当多的现实问题,比如污染,比如治安,还有因为城市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。

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人口达到三百万的超级城市,因为配套设施的不足,或者说辅助功能的缺陷,导致的城市问题,远比后世要多的多。

但是,这些问题并没有在现在就成为社会矛盾的主流,因为一切都被掩盖在了当今的繁荣之下。

在朱瞻基看来许多严重的问题,但是对当下百姓来说,却是习以为常,甚至是引以为豪的。

就好比担任了城市主要排污功能的金川河,在城市的飞速发展中,污染问题非常严重。

但是人们并不看重这个问题的严重性,甚至认为金川河的污染,是城市发达的表现。

同样的道理还被人们套用在夹江工业区的钢铁厂等大烟囱上面,在朱瞻基看来需要防范治理的问题,在人们看来是应天府的骄傲。

城市的人口增加,也衍生了许多相应的问题,比如居住条件降低。

但是,许多在应天府务工的外地人,一家老小搭建一个窝棚就能生存,也不认为这就是苦。

在夹江工业区南部的城市边缘,这样的窝棚区越变越大,形成了一个畸形的贫民区。

但是这些人们宁愿留在应天府当贫民,也不愿意离开应天府,去其他地方当个小地主。

应天府产生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强,不仅大明人,就连日本人,朝鲜人,他们也都被吸引了过来。

在幕府山和燕子矶之间,就形成了庞大的朝鲜人和日本人聚居区。

他们在大明当下人,当苦力,站稳脚跟以后,把自己的家人们也接了过来,就形成了城外的外族人聚居区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  (1V1)《脱缰(双出轨)》作者:鸣銮--  独断大明  天下豪商  《我的天鹅》作者:小红杏  《我的竹马是渣攻》(精校版全本+番外完)作者:三三娘  (NP)《淫乱男舍之变身就该让兄弟爽》作者:红豆双皮奶--  大宋有毒  《我真不是明君!》作者:危火  《自闭天才,科研盛世》江颜  马前卒  《致命偏爱》林晚月 沈霁  《致命逃离》林夏  席卷天下  缚茧之蝶 作者:十二  明末好女婿  缘尽不逢君  红楼之庶子风流  缚花  (1V1)《英年早婚》作者:跳舞鲍--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