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真是能震撼和轰动文坛的一首词。
若是让他们来说,也只余下赞叹的份了。
【这是李清照16岁作的第一首词,质量之高,而在她17岁的时候,作的另一首词,更是评价甚高,且千古流传。】
【这首词就是我们更熟悉的——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。】【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】
【同样是篇幅虽短,但含蓄蕴藉,意味深长,并且以景衬情,委曲精工,轻灵新巧,尤其最后一句的“绿肥红瘦”,堪称是佳词典范,是不是有种画面仿佛生动呈现在眼前的描绘之感?】
【这两首词一出,足以证明李清照的才气。】
【不过李清照可不止有才气,还有胆气呢,比如她年纪轻轻,就敢品评北宋的各个词坛文人,就如我们之前说过的,李清照评价苏轼那一句——“不协音律,句读不葺之诗。”】
【可不止是是苏轼,柳永,晏殊,欧阳修,王安石,曾巩,秦观,黄庭坚等文人写的词,可都被李清照品评过。】
【李清照为此写的《词论》,因对这些文人的词多加评判,所以在历史上很是褒贬不一,但却也表达了李清照对于词作风格的观点——即她认为“词别
是一家”,要协同音律,且要有内涵,不能过于俗气等。】
【而也正因为如此观点认知,所以李清照的词作风格,也才是独成一派,自成一家,被后人称之为“易安体”。】
"《词论》,易安体……"
苏轼去看那小屏幕中出现的《词论》,和弟弟苏辙一起,不由得对他这位徒孙越发的好奇起来。而后看李清照对于他们这些北宋文人作词的评价——
包括他在内,还有晏殊,欧阳修的写词,犹如写诗一样,和音律不匹配。柳永的词倒是符合音律,但是却……俗不可耐?王安石和曾巩的词根本就无法读下去……秦观写词很好,有感情有想法,但是却不通人气?
黄庭坚写词很充实,却也有许多小问题?
苏轼真是越看越瞪大了眼睛,但是到了最后,竟是又不由得笑了出来。
“我这未来的徒孙,这李清照,可当真是有趣,有趣极了!哈哈……”
苏辙也是摇头失笑,可也不免觉得,这其中说的话,又当真是有几分道理所在的。不过如此年纪能发表《词论》,也着实是有十足胆气。
真是叫人佩服,佩服。
【这个时候的李清照,其实还未真正历练成为后来的“易安居士”,让我们再接着讲李清照这一生的经历。】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悄悄 《美人他只会钓男人》作者:月白不尚 35彼岸花开 开局装成造物主 当高门找回我后 3720《前任的大哥》作者:宴不知 伏罪 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七零大杂院的娇软美人 《她今天也想离婚》作者:王三九 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 《她不想负责的》作者:漫宿之上 攻略系统H 九十九个夜 作者 岑曼 3f1b87快穿 九尾夫人(古言NPH) 宦官之后 真是,好茶! 《她万古无疆》熙微 《她像倦鸟失了归期》沈黛樱 谢司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