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三两月由打四川到陕西来教给兄弟念经,一边教着经,一边练着艺。欧阳爷教慧斌,开始就教硬功,金钟罩、铁布衫、铁沙掌。这功夫完全都是硬功夫,不教给他小巧之艺。光阴荏苒,日月如梭,转眼之间就十年哪。慧斌到了十七岁了。哎哟!这长相,身体强壮,大高个,宽肩膀,往这儿一站,就跟黑塔似的。
这一天,老剑客爷欧阳修派人把方奎找来。道:“僧、道不能并峰,和尚、老道怎么在一块儿住啊?我把这数百年清静古观送给他。你可以拿出一笔钱来,重修庙宇再塑金身,归三宝管辖,改个名字叫古刹玉皇顶。你兄弟从打七岁出家,胎里素。这座庙三尺女子不准入内,初一、十五不开山门,很合乎你弟弟的性格。现在他本事已学出来了。方奎啊,你肯得花俩钱吗?”
“弟子愿意!那么改和尚庙,您怎么办呢?”“我就归广东龙门县清源山寒风岛祥慈观,我归我的下院。我把这庙给你兄弟1“噢!那我谢谢师父1
一切嘱咐好了,也嘱咐慧斌。又派人写信,让窦瑞也来。玉皇观改成玉皇顶,塑了神像,就让慧斌执掌。欧阳修飘然隐匿回广州。慧斌等师父走了以后,庙修好了,开了光,自己也招了几个小和尚,在庙里头一祝回到家中看了看母亲、嫂嫂,然后要俩钱,闯荡江湖。
光阴荏苒,转眼间就三年,方杰二十岁了。练得骨硬如钢,浑身发僵,三年就创出一个号来,叫金鸡好斗双钢掌。慧斌高兴了,回到金凤山古刹玉皇顶。这么一撇嘴,有人可就说了:“慧斌师父,您的把式再好,您是半个把式匠。您瞧瞧,三尺高的墙头您上不去。小巧之艺您一点儿都不会,真成了一个武术家。您的内外两家具臻绝顶,那才叫英雄哪!您这叫什么呀?”
慧斌一想:对呀!我得访名师去。或者再到广东找师父去不行。师父当初既然不教,我白找。那我自己访!南七北六十三省,就这么一访名师,三年什么都没访着。哎,这怎么回事?嘿,窜高纵远的人有的是,可是碰上慧斌,他两下提了拐子给扔房上去了,人家怎么收你为徒啊?就无精打采地回来了。回到家中才知道母亲去世了。哎呀!自己到坟上哭了一场,就回庙了。
小和尚告诉慧斌说:“师父,您离山访师这三年,在咱们后山挡僧岭下,那里来个老比丘。打柴的,打猎的全都看见过。听说这老比丘不吃不喝,在这儿住了三年。您说新鲜不新鲜。”慧斌一听:“什么老比丘啊?这我不信。
可能是个高明的武术家,前来访我。好吧,等会我瞧瞧去。“吃完了晚饭,打发小僧人全去休息。慧斌一个人从东角门出来了,转到庙墙后面,可就往西北方向下来。快出山了,西北方向有座庙叫山神庙。山神庙的西边有一个大山坡,荒草丛生,一块石碑三个大红字叫:”挡僧岭“。顺着挡僧岭过来,往西北岔道出山,那儿有一座下五门的黑龙观,观主叫黑龙道长韩玄教。下了挡僧岭,盘着山道往右手里头拐,拐来拐去,拐到挡僧岭下。只见疏疏落落的松林内,透出来两盏星光。慧斌不由得一阵发愣,仔细一看:”唉呀!真在挡僧岭下,有这么一个山洞。山洞不大,果然山洞里坐着一位年迈苍苍的老人。赤红脸,顶都谢没了。两道残眉斜飞入天苍,长眼睫眉呀,遮住了眼睛,长到了嘴唇下边来。鼻如玉柱,唇似涂朱,一对元宝耳。慧斌和尚一瞧:唉呀!这一定是武林的前辈,风尘的侠隐前来帮我呀!他慢慢地往前来。这老头的眼睛很亮,跟那星光似的一闪一闪的。但是一见慧斌,这老头慢慢地把眼闭上了。慧斌紧行几步,来到且近,合掌打问讯,躬身施礼:“阿弥陀佛!
老人家,是哪方的高人前来金凤山?贫僧慧斌拜见了0老头却盘膝打坐把眼睛闭上了,慧斌说话跟没听见一样。”阿弥陀佛!贫僧慧斌就居住在金凤山上。请问老人家上姓高名,仙乡何处?晚生慧斌拜见了0连说三遍老头都没听见。慧斌就明白了:老人家见我,哪儿能这么随随便便就相见了。您不是不说话吗,我慧斌有能耐,让您开口。想到这儿,就这硬山石关子地上,就”扑嗵“一声跪下了。老头闭着眼睛不言语,慧斌在山洞外头跪着也不言语。
本来这是头天的晚上,也就是二更天左右,慧斌这一下就跪到天亮。慧斌跪那里纹丝不动。嘿!把老头给跪含糊了。老人微然一睁眼:“哎哟嗬!
和尚,你什么时候来的?跪得工夫不小啦0慧斌心说:老爷子还是您不行!
我这一跪,就把您的话给跪出来了。和尚慧斌点点头:“弟子昨夜前来跪见老人家。我跪在这儿等着见你1就见老头肩头一晃,“唰”地一下,由山洞里出来了:“和尚,起来吧1“多谢老人家1等慧斌站起来,老头抬头细看慧斌。慧斌一瞧:老爷子,你也就到我胯骨轴这儿。你太矮了呀0和尚!老夫在此隐居,与人无侮,与世无争。只望老死于户牖之下,埋没在山谷之间,终此一生,也就是了。和尚!你为什么到我这儿来?你有什么话说呀?”慧斌“扑嗵”又跪下了:“老人家,弟子慧斌出家在金凤山上。先拜老师广东龙门县清源山寒凤岛神慈观观主、道门门长欧阳老剑客。我只学得是硬功,不会软功。为此下山访师三年,没有成就。回山之后,听说老人家隐居于此,将近三年。因此弟子不揣冒昧,来到挡僧岭下拜见老人家。如果老人家不以弟子为朽木之材,弟子愿效子房圯桥纳履,杨时立雪于程门,仰赡时雨之化,弟子当报再造隆恩哪1慧斌这话说得十分婉转。老头听完了,捻着胡子一阵大笑:“哈哈哈,噢!你叫慧斌哪。”“不错1“你要学一学张子房圯桥纳履,拜我为师,对不对呀?”“正是此意1“好吧,今天天都快亮了,不用说了,你回你的庙。明天晚上,你白天养精蓄锐,晚上到山神庙去,自然有人在山神庙接待于你。到那个时候咱们再商量,我愿教,你愿拜,那么咱们就是师徒。如果你愿意拜师,我不愿意教,或者我愿意教,你不愿意学,这还有个学得了学不了。咱们另作别论。”“弟子谨遵老师之言。”“好!你看谁?”这老头拿手往慧斌身后一指,慧斌和尚就往后一回头的工夫,再看老人家踪影不见了。蹬着树枝,捷似飞鸟,转眼走远。慧斌一瞧:身法之快,无与伦比。看来这位老人家定是武林的老前辈呀0哈哈1
慧斌高兴了。站在这里,冲着西面挡僧岭的山根磕了个头,回庙去了。推角门进去,直奔功房。自己练完功,回到禅堂,由小僧人侍奉着,白天休息吃饭。到晚上定更来天,打发小和尚全走了。然后一个人把角门就给开开,回身再把角门带上,一往北来到金凤山古刹玉皇顶的东北墙角。可就往西,还是昨天晚上这条道,通往挡僧岭东西的山神庙。当然,山神庙也没有失修,里里外外还是干净的,就是没人祝
慧斌来到山神庙的东角门。“啪啪啪”一拍角门,时间不大,就听里头问:“谁呀?”慧斌一听,嗯?口音不对?挡僧岭遇见的老人口音是本地人。
这回听里边说话呢,就靠北了,属于陕北人的口音。慧斌答应道:“噢,弟子慧斌。”“噢!师弟呀。”还没见面呢,里边就说话了。“咣啷”一声响,角门开开。慧斌一看:这个老头是细高挑的身材,身上穿着青长衫,腰里煞着绒绳,青中衣,五分底的青靴子。脸蛋也不大,但是岁数可不小了。赤红脸,一脸的草纸眉儿的疙瘩,白眉毛,大三角眼,黄眼珠子可特别的亮,小鼻子头,菱角口,一对锥把子耳朵,白剪子股的小辫,一字齐口大白胡子。
嘿!老头是挺精神的,看得出来是清真大爸。慧斌一想:既然人家老头管我叫师弟,那一定我得叫师兄了:“弥陀佛!师兄在上,小弟慧斌大礼参拜1
“哈哈哈-…兄弟,起来,起来!师父让我在这儿等你呢!菌我来吧。”
慧斌也不好意思问人家姓什么,叫什么。二人一前一后,来至在正殿。这就是头层殿,东西有配殿。一进这层殿,慧斌知道,因为这庙属于慧斌管辖,他能不知道嘛。当中是个大肚弥陀佛,又叫欢喜佛呀,见人总是笑。海灯点着,外屋也有点儿亮。转过这大肚弥陀佛,就是护法神——韦陀。由打这后殿门出去,还有一个二层殿。海灯点着,屋里显得亮,五供蜡钎全份。靠这西面,好像拿木板钉起个隔间来。慧斌心说:这是哪位办的?怎么跑我这庙里钉隔扇来了,要住人啊!葵然挂着一个新的茶青色门帘。师兄一挑帘:“师弟,进来吧1慧斌点头答应。迈步往里走,抬头一看,是要住人。垒了一个炕,有炕席,有几个棕团都在炕头上立着,单有一个棕团放在炕的正当中。
老师就在棕团上坐着,跟出家人一样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木兰奇女传 赵太祖三下南唐 禅真后史 白牡丹 大明奇侠传 三侠剑 三春梦 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永庆升平后传 仙侠五花剑 荡寇志 速通修仙! 狗洞谋士 续英烈传 大清三杰 英烈传 太平广记 冬日宜喜欢 夫人被迫觅王侯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