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发后,院主起个法名,叫做慧圆,参拜了三宝,就拜院主做了师父,与同伴都相见已毕,从此在尼院中住下了。王氏是大家出身,性地聪明,一月之内,把经典之类,一一历过,尽皆通晓。院主大相敬重,又见他知识事体,凡院中大小事务,悉凭他主张,不问过他,一件事也不敢轻做。且是宽和柔顺,一院中的人没有一个不替他相好,说得来的。每日早晨,在白衣大士前礼拜百来拜,密诉心事,任是大寒大暑,再不间断。拜完,只在自己清室中清坐。自怕美貌,惹出事来,再不轻易露形,外人也难得见他面的。如是一年有余。忽一日,有两个人到院随喜,乃是院主认识的,近地施主,留他吃了些斋。这两个是偶然闲步来的,身边不曾带得什么东西来回答,明日将一幅纸画的芙蓉来,施主院中张挂,以答谢昨日之斋。院主受了,便把来裱在一格素屏上面。王氏见了,仔细认一认,问院主道:“此幅画是那里来的?”院主道:“方才檀越布施的。” 王氏道:“这檀越是何姓名?住居何处?”院主道:“就是同县顾阿秀兄弟两个。”王氏道“做什么生理的?”院主道:“他两个原是个船户,在江湖上赁载营生。近年忽然家事从容了,有人道:‘他劫掠了客商,以致如此。’未知真否如可?”王氏道:“长到这里来的吗?”院主道:
“偶然来来,也不长到。”王氏问的明白,记了顾阿秀的姓名,就提笔来写一首词在屏上。词云:
少白风流张敞笔,写生不数今黄筌,芙蓉画出最鲜妍,岂知娇艳色?翻抱死生缘。粉绘凄凉余幻质,只今流落有谁怜?素屏寂莫伴枯禅。今生缘已断,愿结再生缘!
右词《临江仙》
院中之尼,虽是识得经典上的字,文义不十分精通,虽见此词,只道是王氏卖弄才情,偶然题咏,不晓中间缘故。
话说这画来历,却是崔县尉自己手笔画的,也是船中劫去之物。王氏看见物在人亡了,心内暗暗伤悲,又晓得强盗踪迹,已有影响,只可惜是个女身,又已做了出家人,一时无处伸冤,记在心中再看机会。却是冤仇当雪,姻缘未断,自然生出事体来。姑苏城里有一个人,名唤郭庆春,家道殷富,最肯结识官员士大夫。心中喜好的是文房请玩,一日游到院中来,见了这幅芙蓉画得好,又见上有题咏,字法俊逸可观,心里欢喜不胜。问院主要买,院主与王氏商量,王氏自忖道:
“此是丈夫遗迹,本不忍舍,却有我的题词在上,中含冤仇意思在里面,遇着有心人玩着词句,究问根由,未必不查出踪迹来!若只留在院中,有何益处?”就叫:“师父卖与他罢。”
庆春买得,千欢万喜去了。其时有个御史大夫高公,名纳麟,退居姑苏,最喜欢书画。郭庆春想要奉承他,故此出价钱买了这幅纸屏去献与他。高公看见画的精致,收了他的,忙忙里也未看着题词,也不查着款字,交与书僮,吩咐且挂在内书房中,送庆春出门来,别了。只见外面一个人,手里拿着草书四幅,插个标儿要卖。高公心性既爱这行物事,眼里看见,就不肯便放过了。叫取过来看,那人双手捧递,高公接上手一看:
字格类怀素,清劲不染俗。
若列法书中,可载《金石录》。
高公看毕道:“字法颇佳,是谁所写?”那人答道:“是某自己学写的。”高公抬起头来看他,只见一表非俗,不觉失惊,问道:“你姓甚名谁?何处人氏?”那个人掉下泪来道:“某姓崔名英,字俊臣,世居真州。以父荫补永嘉县尉,带了家眷同往赴任,自不小心,为船人所算,将英沉于水中。家财妻小,都不知怎么样了?幸得生长江边,幼时学得泅水之法,伏在水底下多时,量他去得远了,然后爬上岸来,投一人家,浑身浸湿,并无一钱在身。赖得这家主人良善,将干衣出来换了,待了酒饭,过了一夜。明日以赠盘缠少许,打发道:‘既遭盗劫,理合告官。恐怕连累,不敢奉留。’英便问路进城,陈告在平江路案下了,只为无钱使用,缉捕人役不十分上紧。
今听候一年,沓无消耗。无计可奈,只得写两幅字卖来度日。
乃是不得已之计,非敢自道善书,不意恶札上达钧览。”高公见他说罢,晓得是衣冠中人,遭盗流落,深相怜悯。又见他字法精好,仪度雍容,便有心看顾他。对他道:“足下既然如此,目下只索付之无奈,且留吾西塾,教我诸孙写字,再作道理。意下如何?”崔俊臣欣然道:“患难之中,无门可投。得明公提携,万千之幸!”高公大喜,延入内书房中,即治酒榼相待。正欢饮间,忽然抬起头来,恰好前日所受芙蓉屏,正张在那里。俊臣一眼朘去,见了,不觉泣然垂泪。高公惊问道:“足下见此芙蓉,何故伤心?”俊臣道:“不敢欺明公,此画亦是舟中所失物件之一,即是英自己手笔。只不知何得如此!”站起身来再看看,只见上有一词。俊臣读罢,又叹息道:
“一发古怪!此词又是英妻王氏所作。”高公道:“怎么晓得?”
俊臣道:“那笔迹从来认得,且词中意思有在,真是拙妻所在无疑。但此词是遭变后所题,拙妇想是未曾伤命,还在贼处。
明公推究此画来自何方,便有个根据了。”高公笑道:“此画来处有因,当为足下任捕盗之责,且不可泄漏!”是日酒散,叫两个孙子出来拜了先生,就留在书房中住下了。自此俊臣只在高公门馆不提。
却说高公明日密地叫当直的请将郭庆春来,问道:“前日所惠芙蓉屏,是那里得来的?”庆春道:“买自城外尼院。”高公问明了去处,别了庆春,就差当直的到尼院中仔细盘问:
“这芙蓉屏是那里来的?又是那个题咏的?”王氏见来问的蹊跷,就叫院主转问道:“来问的是何处人?为何问起这些缘故?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北梦琐言 鹤林玉露 三侠五义 大宋宣和遗事 梦粱录 长春真人西游记 客窗闲话 开局一家小酒馆[废土] 齐东野语 宫廷悠游岁月 名侦探世界的警探 八段锦 幽冥录 清平山堂话本 松窗梦语 酉阳杂俎 续客窗闲话 穿成校草的佛系后妈 眉庐丛话 世说新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