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都是这样,没有在课本上多少做些规范的中世纪就更是这样了。
在一个老师没多少学生的当代(现在的大学基本是小班,除了上神学课的教室,不可能有多少学生),最极端的情况是一个老师用一种课本,这要怎么印刷?一本书只印有限数量的话,印刷相比手抄的成本优势根本体现出来,那又何必搞印刷呢?
是的,印刷这条路本来是被堵死了,但刚刚想到印刷术前,不是说到了‘大学’吗?这一点提醒了路易莎。
路易莎既然打算统合西岱城里的大学,使其规范化,并靠拢牛津剑桥那类古老大学过去的形式。还要在此基础上,引导新建更多的学院,招收更多的学生(非神学)——这不就意味着,她有机会统合课本的同时,还增加课本这个市场的总量?
倒不是说一门学科定死了只能用某种教材,但她可以选定几种权威教材,让教授只能在其中选择,甚至可以自己组织人手编纂更好的教材。这么做说是影响了教授的教学自由,实际对学生是更有好处的!
老师自选教材的自由下,实际是泥沙俱下……教学是雕琢学生的过程,课本本来就应该有所规范!
能搞印刷业,这让路易莎一下有些兴奋起来,这不在于其中有多少利益,而是这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儿!
于是想到就去做,路易莎很快让人去调查了当下的出版业情况——不出所料,市面上基本是手抄书。这是个爆款‘流行书籍’也能卖上万册的时代,不过这可能是许多年间,由不同的书商,雇不同的抄写员和袖珍画画家手工完成的书,累计的销售量。
当下出版业的情况是没什么参考性了,或者说,真要拿这个做参考,路易莎这个时候就该打退堂鼓不干了。
于是路易莎干脆丢下现有的出版业运行方式,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筹备——首先解决印刷术的问题,是做木雕版,还是铅活字印刷?路易莎没做太多思考就选择了后者。
如果是在华夏古代,路易莎会选择前者。虽然华夏很早也有了活字印刷,可直到近代西方更先进的活字印刷术东来,一直是雕版印刷占主流的。因为活字印刷术的理念很现代、很先进,可在古代环境下并不合适。
首先就是华夏文字不同于西方的字母,字母只有那么些,汉字的话,就算只算常用字那也有一大堆了。这就给排版带来了很大麻烦,如果要求排版工都是识字的,这在古代可不容易!
另外,这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,就是一套活字块的成本——如果用陶土、木头等便宜的原材来制作活字块,印刷质量会很差,印刷不清、墨色隙痕、排版不齐等问题都会反映到印刷品上。但如果是金属活字,则会因为字块太多,成本陡增。
历史上就有朝廷官府用铜活字印书的,印出来的书籍就比较精美了。但即使财大气粗如朝廷,也只制作了两套铜活字,由此可见那不是书商能负担的。
再说了,如果是常年要印的印刷品,活字印刷在成本上都不见得有优势——木雕印板只要保存好,能够用很多很多年的,每年要用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印。而如果是活字印刷,总不能今年排好版了印一批,然后活字块挪作他用,明年再排版吧?排版也是成本,年年都来,累积之下也不比做一块雕版便宜了。
活字印刷的优势领域很狭窄,就是要快速印出,且量还不能少的情况(如果要快速少量,这又是手抄的领域了)。
但现在不是在华夏,而是在使用字母文字的西方,这天然适配活字印刷。这种时候,路易莎但凡多犹豫一秒,都是对上辈子所受教育的不尊重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《小混球》作者:天桥流浪香(刑上香) 怪物驯服 脏东西 家生子的日常 蛇蛇危险,却实在漂亮(摘一朵影子) 卫长公主 《容博的故事》作者:匪我思存 【首发热文】《末世女杀神穿书啦:不做小可怜》肖青予 张延清 年代:我家后院是万界垃圾场 O变A后他成了A德楷模 始乱终弃高岭之花后 目标是嫁给豪门alpha 诡情债_狂上加狂 娘娘福星高照[清穿] 顶流小姑姑她三岁半 《寄余生》作者:盛星斗 含情夜 坏种 夫郎他有两幅面孔 [红楼]贾璋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