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从心心中叹了一口气,她知道,若不说实话,这位执拗的姜道君恐怕不会放她回去了。
“大权旁落,阶级固化。”宋从心嘴唇微动,“数百年不变不移,与止步不前何异?”
天殷一路走来,宋从心发现天殷国人非常注重家庭、传承、香火。换而言之,天殷国人对「小家」非常重视,对技艺和知识的传承也十分慎重。天殷国人有「积攒财富」的理念,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小的账本,所有家庭都必须自负盈亏。天灾降临时,其他国家的平民百姓或许会麻木等死,或是等待官府接济。天殷国的平民却习惯绞尽脑汁地思考对策,走一步,算百步。
这样好吗?很好。但问题在于,天殷的阶级是固化的。铁匠的孩子依旧是铁匠,屠夫的孩子依旧是屠夫,平民的后代不能当官。除非与贵族进行姻亲或是成为世家的义子。目前天殷朝廷官员的选拔依靠的仍是「举荐制」,由各家推举人才,方可在朝廷任职。
想往上爬千难万难,向下跌落却只是一瞬的事,关家便是如此。
按理来说,这样的制度早该出现土地兼并、侵吞良田之类的恶件,王朝寿命急剧缩短,出现「盛极必衰」的征兆。
但诡异的事情就在于,天殷国居然鲜少有贪腐受贿、侵占良田之事。就仿佛所有身居高位的权臣都是道德完人,都甘心于矜矜业业地尽自己的本职去「积攒」财富,而不是寻找捷径一步登天。盛世人口激增,土地产出养不起这么多人口。所以天殷一直没有放弃对外征战,剿灭山海异兽,开荒耕田贫土。战功是天殷为数不多能够晋升阶级的方式。但军权同样牢牢掌握在上层的手中,不会被分薄。
这种现象是有些违背常理的,宋从心还未弄清楚其中的缘由,所以她不愿评价。
百姓们不会活不下去,勤勤恳恳耕种也能家有盈余。贵族世代连襟,纷争纠斗都被控制在上层内部,不会波及平民百姓。这样的国情之下,天殷国缺少活力,却也不会掀起变革的风雨。非要形容的话,那便是整个国度都被滞留在最缓和的时期。
所以,宋从心才说「国泰民安,治世有方」。
那天殷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吗?其实也不然。目前天殷最大的问题就是「不变」,这个国家遵循着古制与传统,为了稳固而舍弃了进步。天殷不与外界沟通,知识与技术只会在氏族之间流通。世家传承与举荐制的结果便是年轻的君王无法选拔属于自己的人才,无法推行新的政策,国家大权几乎都掌控在长老阁的手中。而天殷国的长老是什么德行?宋从心尚未继任掌教之位前便已经领受过了。
四百年的光阴熬不死一个分神期,但凡间皇朝能经历几个百年的淘洗?
宋从心终于明白,为何当年的人皇要提出「修士不得干涉人政」的提议了。天景百条是上清界修士的仙运与人族气运共同拧和而成的枷锁,这道枷锁沉重到人皇陨落后,单靠上清界一方都无法将其改写。人皇写下这条协议是为了警醒后人,告诫凡人必须自力更生,不可沦为修士圈养的家畜。
修士寻求的超脱之道,那便以世外人论处。有人看着天上青云,有人看着脚下黄土。
人皇有如此远见,谁曾想其直系后人却条条犯禁?天殷国继承了五毂国的遗产,如今还能独占鳌头,但以后呢?
东海重溟解封,西边兴国一统,人间有平山海,世外有白玉京。
九州列宿链结大陆,天地大劫迫在眉睫。此等关头,无论元黄天还是上清界都在寻求转变。
变则通,不变则壅;变则兴,不变则衰;变则生,不变则亡*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冷幻觉 变崽后被死对头养了 女配她刀长四十米[七零] 我以师兄为明月[重生] 嫁给豪门顶A后被狠狠宠 《佳期如梦(续2)》作者:匪我思存 我的世界双穿门 《你亲我一下》(精校版全本by番外完)作者:引路星 【完结】八零十三行女老板 作者 度己了 再逢秋[破镜重圆] 我玛丽苏了[娱乐圈] 我喝中药调理好了(1) 【完结】别来无恙(1v1) 作者:任平生 八零胡同小饭馆 当他心死后 太子追妻笔札(双重生) 《你也喜欢小俞吗》作者:章河[更192] 全民领主:我的爆率百分百 凤鸣西堂 我的世界:万界修仙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