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彬确实挺受用的,但看着自己随时记的资料,有时候写的是龙飞凤舞了些。
圣人又笑∶"时间倒不着急,你先歇着,反正最近不会出海。""但下次出海的时候,船队必然更大。"
因为他们已经在筹备更大的蒸汽船,到时候就不是二十一米的船只,至少翻一倍。
现在朝中已经没人强烈反对这件事,因为都看到了出海的收获。
出海不过半年,就能收获这么多东西,还有万邦来朝的迹象,当官的,谁不想名垂青史,谁不想在最好的朝代留下自己的名字?
圣人励精图治,势必要干出一番大事业,如今收揽的人才也多,若是能在这个时候做出些成绩,青史留名,指日可待。
再有纪彬这种高人,谁都知道,南军国只会越来越好。
大势所趋,没人能阻挡。
所以拦着的官员越来越少。
纪彬在家著书这段时间,不仅能把航海线路补完,还能形成更为系统的书籍,作为航海指南。船务司那边有主簿带着,继续造新的,更大的蒸汽船,这次国库出钱,不管是钱跟物件都不缺。
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。
纪彬拱手,算是接下这些东西。不就是写书吗,写!他也算写过一本了。
使者团的人还想找纪彬的时候,纪彬已经带着引娘,柴力,以及协理部的人离开。
江志乌革留在汴京,他们有海上航行的经验,又知道怎么在海上用兵,小小的海太城用不了这么多人才。
江志乌革,还有海太城的指挥副使宗亦杨,都会调到全国各处港口城市。
以前很多港口的指挥使,对海上作战都没什么经验,现在补充人才进去,才能更好保护当地百姓。
而之前的指挥使,则是会放到海太城历练。渐渐的,海太城港口,竟然成了练兵的地方。
不少武官都说,若是想当海军,那必然要去海太城,若是想当平原指挥使,就要去边城历练。这两处历练之地,竟然渐渐成为南军国传统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柏林by一一壹 《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》作者:随云溪 白骨观by木三观 《一蓑烟雨任平生》 爸爸艹我 《不复嫁(双重生)》作者:脆桃卡里 想想明天怎么办 by 七弦「完结」 想留给恩人玩 县太爷与杀猪刀 作者:红豆酬她 [补番]农女重生发家日常(绿豆红汤) 《刽子手与豆腐西施》作者:醉小仙 爸爸们疼爱小美人香香合集 《英勇赴死系统》作者:雪原幽灵 《刮金佛面》作者:小声点 冷殿春暖 抠你bi,多少钱 爸爸我看见你ying了 《带着合成系统穿六零》作者:词酒 兰京《奔梦将军》(如梦令2) 《永团圆 (古言 1v1 高H)》作家:光明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