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确这几年网络媒体发展迅速,但纸质报刊数量依然接近2000种,掌握着绝对的社会话语权。大家潜意识里似乎都认为纸质报刊的可信度更高。
网络平台注明这些文章都是转自《文学月汇》、《文化研究》、《华国文化》一些听起来就很正经、权威的报刊后,很快就形成一股舆论的洪流。
其实很多秦砚的影迷都觉得他们的批评过于夸张和尖锐,可是他们调查这些研究会后,发现它们竟然真的有在相关机构备份。
后来甚至一些大学的学者、教授也纷纷出来站台,一副要替天行道、匡扶正义的样子。
最后的结论就是“作为历史电影,一定要承担起历史传播的责任,不能够让别人对华国历史产生误解。”
在国学、传统文化领域,这些专家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,让很多家长、路人开始观望《百家》。
对于父母而言,有什么比得上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要呢?只要这件事儿和教育扯上关系后,一切都开始变质了。
《百家》就好像是洪水猛兽一般,会让他们孩子的国学成绩一落千丈。
这一场舆论战争的确是蒋德山在背后煽风点火,单从电影质量方面去评价《百家》肯定无济于事,所以蒋德山想法设法地拔高《百家》的性质,然后再动用降维打击。
蒋德山的确砸了很多钱,请某些所谓的专家、学者发声,但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这一场论战。
因为这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啊!
在文化领域,掌握了评价的话语权,就掌握了财富来源。如果他们这一次能够从文化角度把《百家》成功抹黑,以后再有什么相关艺术作品,无论音乐、游戏、动漫,都得找他们拜山头、交保护费。
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事情,所以舆论才会如同雪崩一般,不断有人站出来义正言辞地批评秦砚。
当然,这也和秦砚《百家》自己的特点有关,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就隐隐约约有这样的感觉——很多传统的观念被瞬间冲破。
整个社会对于电影内容和改编界限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,不夸张的说,这已经超越了一部电影应有的关注度,朝着整个社会的文化议题转变。
现在网上的讨论出现旗帜鲜明的两种观点。
一派是认为历史有关的电影就应该完全遵从史实,近乎原教旨主义的严苛要求,力求还原与尊重。
而另外一排的声音则说电影本就是娱乐作品,大可不必对它过于严苛。
网上两派声音暂时看起来分庭抗礼,谁也奈何不了谁。似乎秦砚只要选择顺从第二种说法,就能从舆论的沼泽中挣脱。
但敏锐的秦砚早就看出来,其实两边都是陷阱。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魔主他马甲过多 结婚吗?生一百条小鱼苗的那种 咒术侵蚀 丁香花的越冬方法 装乖被大佬识破后 意外标记了顶流Alpha [近代现代]《我真没想勾引校C啊!》作者:阿扶光 真香[快穿] 小混混的穿越H 我就绿茶给你看! 兽皇独宠 《糖》作者:多梨 小混混的穿越 沙雕霸总的千层套路 穿成影帝的老父亲 在横滨旅游的那些天 炮灰男配沉迷赚钱之后 小哭包进入噩梦循环以后 宫廷生存纪事 全世界都想被他吸血